基金会介绍
基金会章程
组织架构
概况
组织机构
新闻速递
经验交流
通知公告
春风征稿
送温暖
送清凉
娃哈哈·春风助学
阿里巴巴·春风助医
腾达建设·春风助农
传化·春风助困
反哺救助
应急救助
人体器官捐献者
家庭慰问
见义勇为困难
家庭救助
“两癌”贫困
妇女援助
年度工作
制度公开
审计报告
捐款情况查询
援助情况查询
爱心榜
表格下载
帮扶信箱
举报投诉
建言献策
文件法规
区、县市政策
  • 站内搜索:
  • “春风行动”20年:见证一座最有温情的善城
  • 发布者:超级管理员  点击次数:8063 次    来源:“杭州杂志”微信号
  在杭州市杨公堤西隐秀桥以南,有一块“爱心碑”掩映于烟波绿荫之中。碑体铭刻228家单位、101位个人,既有“娃哈哈”“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也有“杭州一家人”“一市民”等普普通通的市民。

  湖边的“爱心碑”是杭州的一道独特风景。它彰显着这座城市对每一位困难个体的善心与关怀,呼唤着更多“爱的奉献”。

  315万人(次)参与的爱心洪流

  2000年前后,杭州调整产业结构,部分企业职工下岗,生活暂见局促。杭州市总工会2000年10月的调查统计显示,当时杭州市区共有困难职工家庭2468户。他们有的处于当时最低生活保障线(家庭月人均收入220元)以下,有的因为职工本人或家庭其他成员患有各类疾病致使生活陷入困境。

  在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的基础上,杭州市开始探索政府、社会携手,对困难群众进行制度化帮扶的治本办法。一场特殊的“行动”由此展开,以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问题为主要内容,杭州市通过组织“春风行动”,构筑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绿色通道”,主动适应低收入人群和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2000年12月,市总工会和《杭州日报》启动了一次特殊的帮扶新闻行动,动员企事业单位、市民参与到帮扶困难职工的行动中来。12月20日,《杭州日报》以《牵挂你呵,我的兄弟姐妹》为标题,刊登了钱兴国、霍云洲、章秀贞三户困难家庭的情况,并配发背景资料介绍,简要描述了全市困难职工的总体情况。21日,由市委办公厅、市总工会统一组织的市部分企业“送温暖”恳谈会召开,标志着扶贫帮困的“春风行动”正式启动。27日,市委主要领导前往市总工会作帮困救助工作专题调研并表示,今后每年元旦、春节期间都要开展这一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对特困职工包括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帮扶救助,使他们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温暖。

  2001年1月,市委市政府发出通知,号召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以“社会各界送温暖,特困职工沐春风”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按照《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解决拖欠职工工资、养老金问题,落实职工最低保障待遇;要制定相关政策,落实特困职工的优惠待遇;要大力开展访贫问苦送温暖活动,把做好特困职工的帮扶工作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保证每一名特困职工都能过上祥和、欢乐的春节。

  与此同时,市政府还拨出200万元专款,用于元旦、春节期间对杭州市特困职工家庭的慰问救助。市四套班子领导带头捐款,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热烈响应,积极参加结对帮困活动。到2001年的2月26日,“春风行动”共收到社会各界的捐款(包括实物)658万余元,其中个人捐款额高达270余万元,参与捐款的人数达到23000余人。

  据了解,截至2019年底,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鼎力支持、无私捐助下,“春风行动”累计募集社会资金22.25亿元,各级财政补充资金6.59亿元,有5.28万家单位(次),315万人(次)向“春风行动”捐款献爱心。
 
  190多万户(次)受益的爱心接力

  20年来,有太多人的命运被“春风”吹拂向上、生活状态得以提振。寒门少年获得升学机会、外来务工者渡过难关、重病患者有了活下去的信心……

  楼洪婕是“娃哈哈·春风助学”的受助者,“春风助学”解决了她大学学费的燃眉之急,2019年寒假期间,她便来到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当起了志愿者,用自己的行动为“春风行动”奉献爱心。“‘春风行动’在我最需要帮助时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让我圆了大学梦,我也想尽自己所能,为‘春风行动’贡献一份力量。”楼洪婕说,“春风行动”让她感受到杭州的温暖,她也想点亮自己的光芒,为“温暖善城”注入一份小小的能量。

  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春风行动”构建起一个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的龙头工程,一张越来越温暖细致的“保障网”——

  2008年,在全国率先出台《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暂行办法》。

  2013年起,加大对农村困难群众和困难外来务工人员的帮扶救助力度,专门出台文件,延伸“娃哈哈·春风助学”援助项目,重点帮扶农村低保户、农村困难户和低收入农户。

  2016年底,又修订完善了《杭州市“阿里巴巴·春风助医”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办法》等,在助学助医政策上进一步惠及农村及外来务工人员。

  2018年,传化集团向“春风行动”捐助200万元并冠名“传化·春风助困”项目,定向用于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同年,“娃哈哈·春风助学”又延伸到对口帮扶地区,2018年秋,从湖北恩施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小吴,收到了来自“娃哈哈·春风助学”援助项目的3000元助学金……

  “春风行动”给困难群众送上的不仅仅是救济金,还有爱心、人文关怀、社会公平正义和大家对困难群众的尊重。截至2019年底,“春风行动”发放各类救助金28.2亿元,受助家庭达到194.91万户(次),在助困、助医、助学、应急等方面,这些困难家庭感受到了“雪中送炭”的温暖。
 
  20年探索帮扶困难群众的爱心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春风行动”20年来,很多曾接受帮扶的困难群众在脱贫走向崭新的生活之后,又转而加入了“春风行动”的队伍。

  第六届“最美杭州人”席传喜,是从“受助者”转变为“施助者”的典型,他曾经是生活暂时困难的受助者,后来又成为每年参与捐款的捐助者。

  事实上,“春风行动”不仅在经济上“输血”给困难群众,更建立了长效的保障帮扶制度,从医疗、教育、就业、文化生活、就业、住房、法律等诸多方面为他们量身打造帮扶政策,增加其“造血”功能。

  20年来,“春风行动”的帮扶救助对象不断扩大、帮扶救助内容不断丰富、帮扶救助活动历久弥新,已经形成了一条社会各界齐参与、帮扶对象广覆盖、帮扶内容全方位、工作机制长效化、城乡统筹两延伸的,以“质量导向”为核心的精准帮扶之路,“春送岗位、夏送清凉、秋送助学、冬送温暖”,实现了由“一阵春风”向“春风常驻”的跨越。

  20年来,杭州市坚持党政倡导、社会主体、媒体引导,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充分发挥党政、社会、媒体在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帮扶救助困难群众的合力。

  20年来,在这条帮扶之路上,杭州不摆“花架子”,不单纯叠加帮扶资金的数字,而是用制度的保障一环扣一环地把输血和造血、扶贫和扶智有机结合起来,实实在在地让困难群众的生活实现质的蜕变,“在帮扶的道路上,一个不落下”。

  20年来,“春风行动”曾被中央文明办列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100例创建新方法之一,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慈善奖”。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郑荣胜认为:“多年来,‘春风行动’通过项目辐射、资金支持、结对帮扶等举措,努力缩小城乡、区域、群体之间的帮扶救助差距。帮扶救助对象从在职特困职工扩大到了城乡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边缘困难家庭、低收入农户和外来务工人员,实现了帮扶对象全覆盖。这张广覆盖、多层次的帮扶救助网络,真正把温暖送到了困难职工的心坎上,也成为杭州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最美精神、构筑杭州道德高地的重要抓手。在杭州,春风常在,温暖常在。”

  在杭州,不断深化的“春风行动”始终用爱心温暖着整座城市。作为一座最有温情的善城,杭州坚守着一份信念,确保高水平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Copyrigt 2012-2020 杭州春风行动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网站建设合众软件

联系单位:杭州市春风行动办公室 业务咨询电话:87818132\87161004 访问次数:7162149